算力行业蓬勃发展
科学研究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、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崛起,推动着全球算力规模的快速增长,推动算力技术和产品的多重创新,引发产业格局的重构和重塑,使算力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国家战略竞争的新焦点。
算力规模稳步增长
全球算力规模保持高位平稳增长态势。在万物感知、万物互联、万物智能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,全球数据总量和算力规模持续呈现高位增长态势。根据数据研究,截至2023年底,全球算力总规模达到910EFLOPS(FP32),同比增长40%,智算规模同比增长136%。
预测2030年人类将迎来YB数据时代,全球算力规模将达到56ZFlops,年均增长率为65%,其中基础算力将达到3.3ZFlops,年均增长率为27%;智能算力将达到52.5ZFlops,年均增长率超过80%;超级算力将达到0.2ZFlops,年均增长率超过34%。
需求多样化加速算力多样化升级。多样化的智能场景需要多样化的算力,人工智能、科研、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崛起,都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以元宇宙为例,英特尔预测元宇宙需要提升千倍的算力,而英伟达则认为沉浸式体验下的实时渲染算力还缺百万倍。
基础算力方面,根据IDC的最新数据,2024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(IaaS)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26.8亿美元,较2023年的2339.1亿美元增长约12.3%。同时,平台即服务(PaaS)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据IDC预测,2024年全球PaaS市场规模达到1596亿美元,较2023年的1164亿美元增长约37.08%。2024年全球IaaS与PaaS市场的合计规模预计将达到约4222.8亿美元,较2023年的3503.1亿美元增长约20.5%。
云计算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通用计算模式,为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5G等新技术提供基础支撑,为行业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升级提供动力源。在智能计算方面,目前海量复杂数据处理的需求与单一算力供给形成矛盾,在全球数据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,超过80%的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(如文本、图片、语音数据、视频数据)。随着摩尔定律和德纳德缩放定律趋缓,以CPU为代表的芯片每年性能提升不超过15%,难以满足视频、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需求,对多样化智能算力的需求迫在眉睫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(ORNL)新型超级计算机Frontier在Linpack基准测试中以1.102 EFlops(每秒1百亿亿次浮点运算)的性能超越日本Fugaku,成为全球首个公开确认的1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,全球超级计算机正式进入E级计算时代。全球超级计算机正式进入E级计算时代。
Last updated